欢迎访问新闻网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
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
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
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
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
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
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
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今天: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国际新闻 >

辽宁本溪农资案引关注:呼吁重新审视检测标准

时间: 2025年4月3日 作者:314127396 来源:网络整理

一、案件背景与审理进程

2025年3月,辽宁本溪明山区居民赵某被卷入一桩农资销售案件,当事人自2006年起经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主营农药、化肥等产品,当事人亦表示,自己从业18年未有违法记录。然而在2022年4月,公安机关根据举报线索对该店4吨标注为青岛金大海汇公司生产的肥料实施扣押,并以涉嫌“销售伪劣产品罪”立案侦查,同时限制当事人行动范围与空间。2023年7月明山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,2025年二审维持原判。

二审审理期间,法院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,检察机关未予同意。 同案涉及的生产企业负责人二审期间改判缓刑,另一零售环节涉案人员销售同类产品未被追责。赵某坚称,其对产品成分问题“不明知”:其与生产方的唯一联系人为业务员,而该业务员在一审中明确表示“未告知赵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”。此外,赵某质疑公安机关的笔录真实性,称其“在诱供逼供的情况下形成”。赵某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案件核心矛盾,推动事实真相的全面核查。

二、技术标准适用争议:检测标准与逻辑认定

案件的核心争议围绕检测标准的科学性与司法认定的合理性展开。赵某表示,涉案肥料由具备合法资质的青岛金大海汇公司生产,产品外包装标注的执行标准曾于2020年和2021年两次变更。2021年,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同品牌肥料进行检测,结果显示符合国家标准;但2022年案发批次经公安机关检测被认定为“总养分指标与标注值存在差异”,法院认定该检测结果为关键证据。

赵某对罪名认定提出异议,强调“销售伪劣产品罪”需以“明知”为前提,而其作为终端销售者,长期依赖生产方提供的资质文件,未具备逐批检测能力,无法预见产品成分争议。

同时,他对检测标准的适用提出质疑,司法机关在审理中,以无机掺混肥55%含量的国家标准进行检测,他所销售的肥料标注为有机无机掺混肥,其生产工艺与纯无机肥料存在差异——有机部分含腐植酸等缓释成分,需通过微生物作用逐步释放养分,无机肥则为化学合成速效养分,含量分别为55%和57%,检测报告显示同一品牌肥料经相同机构检测结果为合格,而判决中相关部门以无机肥标准认定产品“成分不达标”赵某认为,检测方法未考虑产品特性:“有机无机掺混肥的执行标准明确标注为农业行业标准,与无机肥的检测方式不同。”认为此类肥料是国家农业部门鼓励推广的新型产品,其检测方法需结合具体配方调整。例如,有机肥中的部分养分可能以缓释形式存在,短期内检测结果或与无机肥直接对比存在偏差。

此外,司法机关以现场查扣的4吨肥料检测结果为依据,认定当事人三年内销售的同类产品涉及质量问题。赵某辩称,不同批次肥料的配方、外包装及执行标准存在差异,且案件定罪关键应围绕“销售数额”而非实际后果,而现有证据未充分证明其主观明知或故意销售伪劣产品。

三、农业生产实际反馈

购买赵某所销肥料的这些农户来自本溪市下属乡镇,长期从其店铺采购农资产品。联名信中称,使用涉案肥料后“作物长势正常,未出现减产或质量问题”,部分农户因价格合理、效果稳定而持续回购。从实际情况看,若肥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,农户连续三年使用后应出现显著减产或作物异常,但收成始终稳定,间接印证其未对农业生产造成实质性损害。

此类反馈与判决书中“争议产品”的认定形成矛盾。专家指出,化肥效果需结合土壤条件、气候和管理水平综合评估,单纯依赖实验室检测可能存在局限性。若肥料养分含量略低于标注值但未显著影响作物生长,是否构成“争议产品”需进一步探讨。此外,农资零售商通常依赖生产厂商提供的资质文件,缺乏逐批检测能力。此案折射出小微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——一旦产品出现问题,销售者往往首当其冲被追责,而追究生产方责任时面临跨区域执法与证据链复杂等难题。

四、法律救济途径

赵某称已提交农户联名说明、不同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及生产方资质文件等证据,但判决书显示,法院采信了公安机关提交的检测报告及销售记录,对赵某提交的证据未予采纳,未详细阐释对农户证言及标准争议的排除理由。对于同案人员处理差异,赵某认为,作为终端销售者,其责任应远低于生产主体,但判决结果与其主张相悖,凸显农资行业责任界定模糊的现状。案件对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,妻子无业在家,失去唯一收入来源,故赵某公开呼吁:

技术审查:要求第三方机构对涉案肥料重新检测,明确有机无机掺混肥的适用标准。

程序核查:申请公开审讯记录及销售数据清单,核实证据链完整性。

法律援助:寻求专业律师团队介入,厘清生产、销售环节的责任划分,推动同案处理标准的统一。

结语

目前赵某已被收监,其妻仍在法律程序框架内等待最终结论。事件背后,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的命运,更折射出农资行业法律风险与责任分配的系统性议题。赵某及其支持者表示,此案中涉及的程序争议与证据采纳的片面性,令其深感不公与冤屈,公众期待,司法机关能在专业与理性的框架下,通过透明的事实核查与法律论证,彻底还原真相,纠正可能的司法偏差,为当事人及行业树立公正的标杆。

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28253094002651581

以上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关于我们 | 机构介绍 | 报社动态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查询系统
Copyright©2019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新闻网中心 企业信息
信息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疑问联系编辑!QQ:407263902